您的位置 首页 > 辣木籽

把辣木产业当做粮食作物来开发

人物专访

“生长快,能当粮食吃,这不是云南第19怪嘛!木头也能当蔬菜!”两年前听说辣木这个名词,去年8月份对它感兴趣,去年底才开始真正重视它,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直言自己“重视太晚”,却敏锐地嗅到了辣木全产业链背后的云南大机遇。

适宜哪些人群仍等待研究

“去年底第一次吃辣木,是喝辣木叶汤,我吃了没啥反应,但其他的人有的甚至跑厕所,这就同部分人喝牛奶闹肚子一样,未必适应。”盛军表示,关于辣木的研究,首先得让公众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,有什么作用。

“谁都不知道辣木是什么东西,怎么吃都不知道,不能总是用来煮包谷面吃吧?”盛军认为,产品开发极其重要,是带动辣木全产业链开发的几个关键节点之一;但产品开发过程当中的问题不少,比如辣木的生物蛋白如何吸收的问题,这也是农大相关课题组正在研究的问题。

第二是市场开发。做产品科研第一个想到的是产品开发出来之后卖给谁去?盛军表示,他第一个想到的是中老年群体补钙的概念,中国人对喝奶补钙的概念根深蒂固,补钙要喝奶,且喝酸奶更容易吸收,结合辣木成分,能否被吸收,辣木与奶制品相结合,能否成为辣木打入市场的切入点,这些都还有待科研成果的支撑。

第三是全产业链打造。盛军认为,要突显云南辣木科研在业界中的位置,基因专家组可以先从育种上下功夫。农大平台做的其中一件事情就是分子育种,省委、省政府给农大的任务之一即是此。

此外,如果辣木作为一个大计划,要作为一个粮食作物来开发,必须大面积种植,各种抗逆性要强,包括抗旱、抗寒、抗虫等,如果零度能种植,经过抗冻蛋白,能在零下5度、零下10度也能种植,那么它的可适宜种植范围必将扩大,成为粮食作物就可以得到保障。在辣木的全产业链打造上,产前、产中、产后都要下手。

第四是副反应和不良反应的研究,哪些人能吃哪些人不能吃,哪些人吃了有怎样的不良反应等等,都是辣木产业化之前必须做的研究。

当做粮食作物新资源开发

“辣木的综合开发,我想到了一个名称:粮食作物新资源开发创新工程体系,按照一个5年计划来实施,其中可以凝练出10~100个科研课题。”在盛军的构想当中,单就一个辣木,3~5年内,农大将联合相关单位,至少建立5个国家级平台。

盛军分析,伴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,食物由肉类向植物蛋白类转变会是一个趋势,这种趋势不断扩大,需要的植物蛋白会大幅增加,给动物吃植物蛋白的情况也会不断增加,辣木所蕴含的特殊植物蛋白的机会也在于此。根据盛军的设想,在辣木的全产业链发展当中,中科院、热作所、农科院、林科院等科研机构应齐心协力,共同推动一个5至10年的规划,将获得辣木作为粮食作物的一个国家层面的认定。

目前农大已开始规划,拟在德宏、普洱、西双版纳等地设基地,在热带、温带等不同的地方分析研究辣木的特性。比如,用辣木喂养鸡鸭牛后,它的肉质成分有哪些变化,是不是喂养出来的牛肉比神户牛肉还好?

在具体操作层面,盛军建议企业从开头就参与介入辣木科研成果的转化,有了科研成果要向订单式生产转化,部分成果可以跟进式转化,合作模式可以多元化。“云南要把我们的物种优势、气候优势和合作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,创出自己的品牌才能在农业现代化过程当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。”盛军说。

本报记者戴川文龙宇丹摄

热门文章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